“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日期:2023-01-02 16:29:33  浏览量:511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热盼,强化政府统筹,落实学校职责,健全保障机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

二、 领导小组

  长:盛伏平

副组长:周星磊  邹忠亮  沈国琴  沈建祥

  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总务处、办公室全体成员

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双减”工作,对作业改革和课后服务全面监管;

2.分管教学校长针对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改革举措和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同时狠抓课堂教学质量,为减负提质提供保障;

3.处成员指导教研组牵头对单元分层作业设计、每日作业等进行研讨和督查;根据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制定课后服务安排、做好社团活动的推进实施。

三、实施策略

(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减负提质落到实处

落实“双减”的根本,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减负必须增效,加强教学研究是根本,我校将着力做好四项研究。

1.研究课标,把握基准线。课程标准反映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与愿望对学生的学习区域进行了划定对经过一时间的学习后,在相应领域应该达到的水平进行了基本界定和表述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对不同学段不同领域的要求充分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学校将强化课标学习与研究,以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学习课标精神,将学业评估标准拉回到课标要求,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基本素养与能力,不偏离基准线,做到应教尽教。

2.研究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各学科要深度开展基于课程标准、基于质量标准的课堂变革,不断完善深化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提质增效特征标准和范式研究,有计划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比,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提供合适的学习支架,让学生能找到最近发展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利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不断挖掘教材,进行研课、磨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重视师徒研讨、年级组研讨以及学科组研讨,以更有效的教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教得轻松和学得轻松的双赢

3.研究评价,做到科学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提升试卷效度,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在评价方式上大胆改革,打破“唯分数、唯成绩、唯特长”的人才观和评价观对于学生发展,评价上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倡导多元发展,如针对低年级,创新评价方式,学生在乐中成长;学科评价,在语数外学科中增设技能展示,如:英语表演课本剧,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改编成童话剧或舞台剧,语文听录音、看录像等,或回答问题,或按要求说话。音体美、综合实践、科学等技能学科的考核评价将知识性考核和技能考核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将评价落实到实处。

(二)深化作业改革,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深化作业改革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的重要举措,其改革与创新直接关乎学习方式是否切实改变,减负提质是否真正实现。我校着力改革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索轻负高质的作业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1. 作业改革的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与自主微调相结合。坚持“因材施教”,作业布置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情况,建立作业的自主选择机制,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自主挑战。

2)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突破学科知识本位,重视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均衡发展,强调学科素养与跨学科素养的均衡发展以挑战性问题为载体,关注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

3)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基础性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实践拓展性作业倡导合作学习,在分工调研,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化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1)探索促进全面发展的作业设计改革

①强化校本化系统设计。一是以品格提升项目为引领,在双休日、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顶层设计综合性、实践性作业为主的特色作业;二是建立校本化作业设计体系。每日作业的布置不是简单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机械地巩固,而是以统整的视野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作业设计的闭环,逐步形成校本化作业设计体系。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以下三部曲:首先深度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年段整体目标;其次在把握年段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单元目标,明确单元训练要点,精心设计分层作业设计建议;此外依据单元目标和单元分层作业要求,合理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

②探索弹性分层作业设计。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在分层作业设计上下足功夫,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基础较弱的学生,重点在基础作业练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减少基础作业,适当拓展,或自主安排弹性作业,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③倡导多种形式作业设计。除知识类巩固作业外,增加了“每日阅读”和“实践任务”“每日阅读”包括自主阅读和推荐阅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技、美术鉴赏、音乐欣赏等,可以是文字阅读,也可以是画面阅读、有声阅读等;“实践任务”包括体育锻炼类作业;活动类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探索者,包括实验、测量、制作等;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协作者,包括与父母合作,与同班合作,与他人合作等;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包括生活问题的解决,生活实践的体验等;体验性作业,让学生做生活的感悟者,如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如,放手让学生自编作业,可以合作编写,可以独立编写。

2)强化基于专业研究的作业管理

统筹作业总量。学校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对学生作业总量作了明确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不超过一个小时;当天布置作业时,各科老师预估书写时间,语数外各科作业书写时间基本控制在30分钟、20分钟、10分钟内,有效控制各科作业总量。

深入作业研究。将作业研讨作为校本教研工作体系,教研组开展作业研究专题研讨会,组织老师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进一步明确各学科知识体系和目标要求,提高老师作业设计能力。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课程标准、单元分层作业及每一课的作业,同年级、同学科作业应保持进度一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训练,增加综合性作业,做到量少而丰富,体现趣味性、益智性、实践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强化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以“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弹性设计因需拓展”为原则,对于当天作业,课后服务的老师关注作业完成情况,并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化辅导,努力做到不把问题带回家,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切实减轻家长及学生的焦虑和负担。

3)推行有效作业监控的改革举措

定期检查反馈制度。处、教研组要加强对教师布置、批改、讲评学生作业情况的检查,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并予以反馈;定期举行优秀作业评比,举行优秀作业展,促进作业质量的不断提高。

做好课后服务,有效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课后服务的本质是学校为有需求的家长提供孩子课后托管,解决家长上班时间无法接送的后顾之忧,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尽可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让教育真正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质,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1.基本原则

1)自愿申请原则。按照“满足需求、家庭自愿、家长委托、学校服务”的原则,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先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由学生及家长按程序申请,学校审核报教育局备案后实行。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

2)安全保障原则。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值班巡查管理。

2.具体安排

1)课后服务对象。主要针对我校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按“家长申请,学校统筹”的程序确定。

2)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从开学第二周开始实施。全面推行“5+2”模式,周一至周五开展5天课后服务。

3)课后服务内容。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不占用课后服务时间集中进行新授课。

3.课后服务成效。

1)书面作业校内完成。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书面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2)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利用一部分时间开始拓展课程如阅读、写字、朗读、画画、手工等,拓展学生个性,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

4.人员职责

1)服务工作。全体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做好点名、纪律管理、答疑解惑、社团组织等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

2)过程记载。教务处负责安排各班服务人员,据实记录服务人员的工作量;

3)安全巡查。每天值日行政巡查全校课后服务实施情况,督查教师及学生到岗情况,确保安全有序;当天值日行政和保安组织全校有序错峰放学。

5.机制保障

1)形成合力。学校结合实际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2)安全保障。巡查管理过程做到全覆盖、无疏漏,服务教师负责本班纪律安全管理;每天值日行政负责巡查,保安协助放学,从值日行政服务教师到学校保安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无缝衔接确保学生安全,组织有序

 

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

                                                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