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第1版
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
授课时间:110课时
设计者:太湖六语组 殷红丽 姜丽萍 邹忠亮 潘倩云 柳云 张梅 孟禧禧 蒋秀静
周惠琴 皇甫丽芬
【课程背景】
一、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5-6年级)明确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个六年级上册学生需要具备的语文素养,也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中难点。新课标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太湖校区开展《儿童正阅读之人物传记阅读》,结合六年级学生特点,在具体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中,以拓展性任务群的形式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积极生长者。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五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人文主题分别是“触摸自然”“革命岁月”“保护环境”“艺术之美”“走进鲁迅”。第四单元是以小说文体来组织的单元,包含”快乐读书吧“。还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第五单元吗“围绕中心意思写”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写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已经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所以本册未安排识字任务,只要求会写180个生字;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对部分表达的方、技巧的掌握还不是十分熟练,需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等感受;阅读过程中多数学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但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三年级学习了“预测”,四年级学习了“提问”五年级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要通过学习,掌握“根据不同阅读内容,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关于文言文,教科书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特点,借助注释和资料疏通文意,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课程目标】
1.通过练习,学会用楷书书写常用汉字180个,力求正确、美观,有一定速度。
2.通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阅读叙事性作品,通过了解主要内容,通过情节、环境、心理,等体会人物形象,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通过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能通过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5、.通过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制作成长纪念册等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在校本课程《人物传记阅读》阅读活动中,围绕思维导图、人物生长轨迹、读后感、演讲比赛等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活动进行讨论总结,书写活动计划和简单的研究报告。
【课程内容】
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采用学生默读,提问质疑,小组交流的方式分享。 |
||||
单元名称 |
单元目标 |
单元组织者 |
教学内容 |
课时 |
开学第一课 |
通过学习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的学习重难点。 |
大任务 |
语文课程纲要 |
1 |
第一单元
触摸自然
|
1.会写23个字,会写36个词语。 2、通过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有条理地记续变形后的经历,把重点写详细。 |
大观念:生活需要想象力,阅读时能从所想内容想开去,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开去。 |
1《草原》 |
2 |
2《丁香结》 |
2 |
|||
3《古诗词三首》 |
2 |
|||
4 花之歌 |
1 |
|||
习作:变形记 |
2 |
|||
语文园地 |
2 |
|||
复习检测 |
2 |
|||
第二单元 重温革命岁月 |
1.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 2.通过朗读,体会革命先烈英雄无畏的精神,学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3、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4.通过郑成功不平凡的一生,体会其爱国情怀。 |
大任务: 开展“焦点访谈”校园新闻播报活动,对校园一周活动进行播报。 |
5《七律 长征》 |
2 |
6《狼牙山五壮士》 |
2 |
|||
7《开国大典》 |
2 |
|||
8《灯光》 |
1 |
|||
口语交际:演讲 |
1 |
|||
习作:多彩的活动 |
2 |
|||
语文园地 |
2 |
|||
《郑成功》阅读指导 |
2 |
|||
复习检测 |
2 |
|||
第三单元
认识世界 |
1.会写28个字,会写39个词。 2.了解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习惯 3.写清楚摸着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 |
大问题: 如何根据阅读目的,选用合适的阅读策略呢? |
9《竹节人》 |
2 |
10《宇宙生命之迷》 |
2 |
|||
11《故宫博物院》 |
1 |
|||
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 |
2 |
|||
语文园地 |
2 |
|||
第四单元
小说的魅力 |
1.会写22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展开想象,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把故事情节写完整。 |
大任务: 编制小说集《我们的故事》 笔尖流出属于我们班集体的故事,在笑与泪中积极生长 |
12《桥》 |
2 |
13《穷人》 |
2 |
|||
14《在柏林》 |
1 |
|||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
2 |
|||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
2 |
|||
语文园地四 |
2 |
|||
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
1 |
|||
复习检测 |
2 |
|||
立意为宗话成长 |
1.会写22个字,会写24个词语。 2.学习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物作文材料,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能围绕中心,选择不同的事例或者从不同的方面写,将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
大任务: 《“他”的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 能选择不同事例,从不同方面讲讲属于的“他”。 |
15《夏天里的成长》 |
2 |
16《盼》 |
2 |
|||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 |
2 |
|||
小站 |
1 |
|||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
1 |
|||
复习检测 |
2 |
|||
保护生态环境 |
1、会写14个字,会写20个词语。 2、通过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4、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份倡议书,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清晰。 5、了解积累传统文化常识,背诵古诗。 |
大问题: 我们该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 |
17《古诗三首》 |
2 |
18《只有一个地球》 |
2 |
|||
19《青山不老》 |
1 |
|||
20《三黑和土地》 |
1 |
|||
意见不同怎么办 |
1 |
|||
习作:学写倡议书 |
2 |
|||
语文园地 |
2 |
|||
复习检测 |
2 |
|||
第七单元
寻找艺术之美 |
1.会写14个字,会写12个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进行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从而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和情感之美。 3、通过《郑成功》阅读情况阶段总结,体会阅读的艺术之美。 4、写自己的拿手好戏,学习列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
大任务: 开展“我型我秀”才艺展示会。
提供一个舞台,展示你的才艺,体会艺术之美 |
21文言文二则 |
2 |
22《月光曲》 |
2 |
|||
23《京剧趣谈》 |
1 |
|||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
1 |
|||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
2 |
|||
校本课程阶段总结 |
2 |
|||
复习测试 |
2 |
|||
第八单元
走向伟大的心灵 |
1、会写25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欣赏柳公权书法作品,了解楷书的特点。 3、通过课文和资料,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 4、通过对人物传记阅读情况的总结,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学会做阅读总结。 |
大任务: 开展主题为“走向伟大的心灵——鲁迅先生专版”小报设计。
|
24《少年闰土》 |
2 |
25《好的故事》 |
2 |
|||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1 |
|||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
1 |
|||
习作:有你,真好 |
2 |
|||
人物传记阅读活动总结 |
2 |
|||
|
期末复习评估 |
10 |
||
备注:精读课文教学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教学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单元书面评价1课时。 |
【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课内资源:十八篇精读课文和十篇略读课文,“阅读链接”“资料袋”“小练笔”“单元导读”“课后习题”等。
2.课外资源:
1、结合“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学生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整书阅读活动。
2、结合《儿童正阅读之人物传记阅读》整班共读《郑成功》,围绕阅读主题开展“阅读节”活动。
3、结合“日积月累”,全部共读《小古文100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利用社区活动、亲子活动、“元旦”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学习活动
【识字与写字】:
百词斩:每周一次,本学期共开展20次。
目标: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正确书写、默写至少180个生字。
【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阅读中着力培养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情节、环境、心理等体会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课外阅读:1、整书阅读:《童年》《爱的教育》
2、《儿童正阅读之人物传记阅读》:《郑成功》《鲁迅》
【表达与交流】
习作:8次习作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 让生活更美好》《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
口语交际:《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
【梳理与探究】
快乐读书吧:本册结合“小说”单元,推荐学生阅读小说,通过一定的阅读方法提示读懂小说。
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1、《触摸自然》让学生观察大自然,寻找秋韵,并用图像、音频呈现自己观察所得。
2、《儿童正阅读之人物传记》阅读一系列英雄人物,感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学习的意愿和行动。
【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期成绩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70%,终结性评价占30%。
【过程性评价】(70%)
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根据第四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收集课堂表现、典型作业和阶段测试等数据,体现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特点。过程性评价成绩(70%)=课堂评价(40%)+作业评价(30%)
1.课堂评价(40%)
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内化评价标准,开展师生、生生互评、自评活动。
课堂评价量表
说明:此量表为参考模式,每节课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课程评价量表,保证其针对性。
课程内容 |
评价指标 |
自我评价 |
同学评价 |
教师评价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 |
会写本课出现的汉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
☆☆☆☆ |
☆☆☆☆ |
☆☆☆☆ |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意见。 |
☆☆☆☆ |
☆☆☆☆ |
☆☆☆☆ |
|
运用多种方法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 |
☆☆☆☆ |
☆☆☆☆ |
☆☆☆☆ |
|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
☆☆☆☆ |
☆☆☆☆ |
☆☆☆☆ |
|
能围绕一个话题完成演讲稿,并语调、节奏得体、体态大方。 |
☆☆☆☆ |
☆☆☆☆ |
☆☆☆☆ |
|
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份倡议书,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清晰。 |
☆☆☆☆ |
☆☆☆☆ |
☆☆☆☆ |
|
汇编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并适当装饰 |
☆☆☆☆ |
☆☆☆☆ |
☆☆☆☆ |
|
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音、形、义的特点。 |
☆☆☆☆ |
☆☆☆☆ |
☆☆☆☆ |
|
策划“触摸自然”“走向伟大心灵”等实践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能写活动计划和总结 |
☆☆☆☆ |
☆☆☆☆ |
☆☆☆☆ |
|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磕几个等各种渠道获取资料,解决学习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
☆☆☆☆ |
☆☆☆☆ |
☆☆☆☆ |
作业评价(30%):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包括基础性的作业,比如,抄写、习作等。还要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观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这里的作业还包括学生在“大任务”中所完成的各类作业情况。
【终结性评价】(30%)
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和写字、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结合本册教材,以及“大任务”“大观念”“大问题”的教学背景下,除了通过每次单元测试考查学生基本的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水平外,还要综合评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在“大任务”背景下,每一单元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评价结果
学期总评成绩=课堂评价(40%)+作业评价(30%) +终结性评价(30%)。
学期总评成绩以等第呈现,共分为四个等第: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